好的,南京地区使用的全自动打包机和手动打包机在安装步骤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复杂性、技术要求、前期准备和调试环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 前期准备与场地要求:
* 手动打包机: 要求相对简单。主要考虑工作台面的平整度、坚固性(能承受操作力)、足够的操作空间以及方便拿取打包带的位置。电源通常只需标准220V插座即可。对场地无特殊要求,灵活性高,可在生产线旁或仓库角落安装。
* 全自动打包机: 要求严格且复杂得多。
* 空间规划: 需要预留设备本体、输送带(如有)、安全防护区域(光栅、护栏)、维护通道以及打包带卷存放位置的空间。必须与生产线流程(进料、出料)衔接。
* 地基/基础: 大型全自动机(尤其是龙门式)可能需要坚固的地基或特殊安装平台来保证运行稳定性和精度,防止震动。地面需非常平整。
* 电力要求: 通常需要380V工业电源,功率较大。需要的动力线路铺设,可能涉及配电柜改造或新增。
* 气源要求: 绝大多数全自动打包机依赖压缩空气驱动动作(束紧、熔接)。需要稳定、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源(通常要求6-8 bar压力),并需就近铺设符合流量要求的气管和快速接头。
* 环境要求: 对温度、湿度、粉尘控制可能有更高要求(尤其涉及精密传感器和电气元件)。
2. 设备定位与固定:
* 手动打包机: 定位简单,通常通过螺栓或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即可,对水平度要求不高,主要保证操作时不晃动。
* 全自动打包机: 定位要求高且固定严格。
* 对位: 必须与输送线(辊筒、皮带)高度、中心线对齐,确保包裹顺畅通过且打包位置准确。需要精密测量和调整。
* 水平校准: 必须使用水平仪进行严格调平,保证设备框架水平和各运动部件的基准精度,这包效果和机器寿命至关重要。
* 牢固固定: 必须使用高强度地脚螺栓或支架将设备牢固地固定在地面或基础上,消除运行中的位移或振动。
3. 连接与布线:
* 手动打包机: 连接其简单:插上电源插头,装上打包带卷即可。几乎没有额外布线需求。
* 全自动打包机: 连接复杂且涉及多种介质。
* 动力电源: 需要电工接入380V电源,可能涉及电缆桥架、穿管布线。
* 压缩空气: 需要从主气路铺设符合规格的气管到设备进气口,安装过滤减压阀(三联件)。
* 控制系统: 需要连接与生产线联动的信号(如光电开关、PLC I/O点、急停按钮、启动信号)。这部分布线(控制线缆、通讯线缆)要求规范,常需走线槽或穿管,并做好屏蔽。
* 安全装置: 安装并连接安全光栅、安全门锁等装置的线缆。
* 传感器: 连接各类位置传感器、检测传感器的线缆。
4. 调试与校准:
* 手动打包机: 调试非常快速简单:调整打包带张力(通常通过旋钮)、测试熔接效果(调整温度或时间旋钮)。操作员稍加培训即可完成。
* 全自动打包机: 调试过程复杂、耗时长且需人员。
* 机械校准: 校准送带轮、切刀、烫头、导轨等关键部件的位置和间隙。
* 参数设定: 在PLC或触摸屏上设置大量参数:打包长度、束紧力、熔接时间/温度、、送带速度、各类传感器灵敏度、安全逻辑等。
* 动作时序调试: 确保送带、束紧、熔接、切带等动作按时序协同工作,无干涉或延迟。
* 联机测试: 与生产线联调,测试自动触发、打包效果(松紧度、熔接牢固度)、异常处理(如卡带、未穿带)、安全功能响应等。
* 试运行与优化: 进行较长时间的带负载试运行,根据实际打包效果(不同尺寸、材质包裹)微调参数,优化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厂家工程师或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操作。
5. 培训与验收:
* 手动打包机: 操作培训简单,几分钟即可学会基本操作和换带。验收主要看是否能正常打包。
* 全自动打包机: 培训更深入,验收更严格。
* 操作培训: 培训日常操作(启停、模式选择)、换带方法、基本参数查看、简单故障复位。
* 维护培训: 培训日常点检(润滑、清洁)、易损件更换(切刀、烫头)、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 验收标准: 除了单机功能,重点验收打包质量一致性、稳定性、生产效率是否达标、安全功能有效性、与生产线协同性等。需要签署正式的验收报告。
总结:
南京地区使用的手动打包机安装如同摆放一件工具,快速、简单、灵活,对场地和技能要求低,用户可自行完成。而全自动打包机的安装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严格的场地规划、的基础施工、高精度的定位、复杂的多介质连接、深度的参数化调试和的培训验收,耗时长、成本高、依赖工程师。选择哪种设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量、自动化程度需求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安装条件和预算。在南京潮湿的夏季,还需特别注意全自动设备电气部分的防潮措施。